请结合你对资料 7 中“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的理解,
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
(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篇幅 1000 字左右。
资料 1
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
,就能多办法律明白事。如今,在各地广大乡村,活跃
着一支由村(社区)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的“法律明
白人”队伍,他们以“法”为笔,绘就“美丽乡村”。
最近,一份“违建法律明白纸”在 M 市九江镇鱼林村的居民群里传阅,上面说
的是什么呢?仔细一看,原来是违法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违法建筑‘不合
法’在哪?合法建设应当办理哪些手续?”
“有别于以往长篇大论的讲解,小小一张
A4 纸,将相关法律法规罗列到一起,言简意赅,居民一读就懂。”鱼林村“法律明白
人”老张介绍。近年来,各地农村违法建筑问题愈发严重,经常出现安全事故,老张
便整理了这份“违建法律明白纸”
。有了“明白纸”之后,村民更明白,违法建筑逐
渐在鱼林村“销声匿迹”
。
除了法律明白纸外,两年来,M 市“法律明白人”还通过法治文艺节目演出、以
案说法等新颖的形式参与法治宣传近 3000 场次。
“近年来,涉及境外的电信诈骗违法
犯罪活动多发、频发,为此,我市充分发动‘法律明白人’走村入户,针对青年学
生、退休职工,特别是独居老年人等易受骗人群分别采取了微信群信息推送、帮助群
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安排一对一联系专员等不同方式,守护好群众的‘钱
袋子’。”M 市司法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95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资料 2
在 Q 市猫街镇猫街村,身着蓝色“法律明白人”马甲的小董时常活跃在田间地
头、大街小巷、村口树林,与村民闲谈间,了解他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
难,并详细记录下来。
“小董,能不能向上级反映一下,搞个驻村律师啥的,现在市面上鱼龙混杂,我
们没啥文化,容易被骗。
”
“小董,能不能教教我们写诉状,找别人写还得花钱。
”
“小
董,能不能跟镇里反映下,我们地旁边的水渠被冲毁了,现在没办法灌溉,影响种庄
稼了。”“小董,路灯坏了,晚上散步、出行不方便,帮着解决解决吧。
”……倘若找
不到小董,村民也不必着急,拨打村文化广场宣传栏上的手机或者添加上面的微信,
一准能直接联系上他。近一年来,在小董努力下,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都
变成了民生“幸福清单”
。
“符合条件的村民朋友赶紧申报,提交身份证、银行卡等有关资料,申报完之后
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把对应补贴打到咱们的账户里……”5 月 6 日傍晚,在 Q 市复兴
村惠民桥上,村“法律明白人”老张和村民坐在一起,从补贴标准、补贴方式、补贴
对象等多方面对一次性种粮补贴政策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希望每一户村民都能成为
“受益人”。这样的桥头谈话已进行了多场,前几天刚结束的谈话则围绕老张对国家给
农民自主创业补助的政策讲解而展开。
“国家发给我的那笔创业补贴真是帮了大忙,
没有这笔资金,我的辣椒大棚根本建不起来。目前我已经扩建了 5 个棚,年利润已经
突破了 50 万元,光是在里面工作的村民就有 68 人。
”创业成功的辣椒大户小贾在老
张邀请下现身说法。如今,在小贾的带动下,复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辣椒村”
。在
广大乡村,“法律明白人”犹如一位位传话员,把民众的心声告诉政府,把政府的叮
咛带给了群众。
资料 3
在 A 市下庙村,村民老任和老祁曾经是见面就“掐架”的冤家,现在两人却成了
要好的老哥俩,这其中离不开“法律明白人”老徐的功劳。老徐解开了两人之间存在
已久的“矛盾结”
,奏响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乐章。
老任和老祁这两位种田大户的积怨可追溯到 6 年前。因为共用一个斗渠给农田淌
水,两人没少闹别扭,两个月前,两家因为淌水又差点打了起来,老徐闻讯后,将两
人拉开,既说情理,又讲法律、摆道理。最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约定好两家使用
斗渠的原则和时间。
96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法律明白人”让当事人理顺、气顺、心更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镇”。但老徐深知,再好的调解也比不过提前预防。在一次“闲逛”中,老徐得
知,村民王某甲打算把自己的 6 亩承包地长期转包给王某乙,因觉得双方是亲戚,就
没打算签协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老徐立即找到了两人,跟他们讲明了签订租赁协
议的利害得失,列举了周边的大量真实案例并表示就算亲兄弟也应该明算账,这样对
大家都有保障。最终双方签订了租赁协议,避免了以后可能的扯皮发生。
资料 4
“贺主任,我逛街时发现照相馆未经我同意把我的结婚照放在了橱窗上,这违法
不?我该如何解决?”
“如果店家未经你允许将照片放在了醒目处,这就是一起典型
的肖像侵权案件……”在一问一答间,L 市骊山镇文化村村民小赵带着专业答复满意
地走出了老贺的工作室。
小赵离开不一会,村民老隋就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了工作室。
“多亏了您,又是给
我代写法律文书,又是帮我打官司,让我要回了拖欠多年的工程款。这要是靠我自己,
法院在哪我都不知道,更别说准备资料、申辩了,律师我更是请不起……”言语间,
老隋满是感激。作为骊山镇司法所的一名干部,退休后,老贺成了村里的“法律明白
人”,自此后,村民维权打官司就像有了“智多星”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主动、热心
地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村民对接镇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搭建绿色通道,打通了依法
维权的“最后一公里”
。
近年来,L 市大力选树培育“法律明白人”
,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微小单元治理
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循法而行、向善而为。
这些“法律明白人”化身成了乡村建设的“谋划员”。他们或是借助“村两委 +
法律明白人”的方式,进入村基层党组织、村“两委”班子中,参与村级大小事务的
决策和集体经费的管理等;或是在村里协商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
群众自治组织中积极作为,与广大村民一道,共同商议决策村里的一些棘手事、制定
村规民约等。在“法律明白人”的参与下,多地构建起了“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
监督”
“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人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矛盾问题”的自治、德治、
法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资料 5
近日,S 县破凉镇新镇名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公告,拟对原“破凉镇”名称进
97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行更名,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名称。这个消息一出引起了多方关注和争议。
S 县破凉镇的地名来自当地的一段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此地有几个凉亭很
出名,其中破凉亭最为出名,文人常在这里相聚。后来,一场暴雨使破凉亭轰然倒塌。
为纪念这座凉亭,
“破凉”的名字沿用至今。
沿用了很久的地名突然要改,老百姓众说纷纭。
“这个地名已经用得习惯了,好
好的改什么名字?”当地一些居民对此不解。
“这个名字早就该改了,太影响我们这
儿的形象了。又破又凉的,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另一些本地居民则拍手称快。
是谁要求改名的?为什么突然改名?某报社的记者小刘电话联系上 S 县民政局负责
破凉镇改名工作的吴先生。吴先生告诉小刘,破凉镇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撤区并乡时起
的名字,当时这个名字来源于破凉村,作为镇名也才二三十年而已。破凉镇要改名也不
是突然的决定,上几届党委政府其实也考虑了很久了。
“
‘破凉’有破旧荒凉的感觉,不
少群众之前就一直说叫啥也比这个名字强,上几届人大会议都有相关代表提出相关的议
案。
”吴先生坦言,S 县被列入行政区划调整的范围,成了破凉镇改名的契机。
吴先生还讲述了一个关于破凉名称的小事:
“破凉交通优势比较好,高速公路 S
县的出口就在破凉,高速路出口一般会有出口名称的指示牌,按照一般指示牌的格式,
牌子上写的‘S 县破凉’
,很多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字的人不免心里打个疑问,这是在
说 S 县破旧荒凉吗?不应该呀。最终有关部门把破凉两字挡住了。”
“说实话,破凉镇这个镇名挺特别的。2019 年央视征集最为奇葩的地名,破凉镇
就上榜了,我也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地名。一个县城小镇能进入央视视角,也算值得炫
耀。如果改成一个好听的名字,反而没有这样的宣传效果。”网友“渔舟”建议说。
“尽管很多老地名听着不太好听,却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含义。它是一种历史的
见证,是一种文化的连续,是一种记忆的载体。当我们仅仅为了名称好听,而将沿袭
了几十年、几百年的老地名无情抛弃的时候,我们也就在霓虹闪烁中失去了文化的厚
重与传承了。大到一个县城的名字,小到一条马路的名字,
‘任性’的变动会给群众
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让那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人难以寻觅故乡的模样。
”一位社
会学家指出。
在某经济学家看来,改地名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地名的修改虽然仅
仅是几个字,甚至只有一字之差,但却牵涉很多问题。
”该经济学家以一个县级区域
的更名为例,算了一笔细账。
“拿一个县级区域来说,仅仅需要修改的公章就达到两
千多枚,一个公章几十到上百不等,加上各种单位的牌匾需要更换,光这两项几十万
都不一定够。这还仅仅是其中一部分,需要更改的还有很多,比如单位里使用的通知、
98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稿纸等等。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还是别改为好,否则花出去的钱
很可能就只是打了水漂,连个响都听不到。”
“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太纠结,地名变迁是很正常的社会发展现象,也没
有 哪 条 行 政 条 文 规 定 不 能 换 地 名 吧。 就 像 人 名 变 化 一 样, 过 去 大 家 起 名 喜 欢 用
‘国’‘华’‘健’
‘明’
‘丽’
‘静’
‘芬’这些,现在都变成了‘梓涵’
‘一诺’
‘浩然’
这些。不管怎样,我觉得新的地名肯定会更悦耳、更动听。
”大学生小李在接受采访
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据悉,新镇名征集公告发布后,不到 6 天的时间里,破凉镇新镇名征集工作领导
小组就已经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纸质信件方式收到反馈 447 份,涉及新名称 748 个。
“此次征名活动,群众参与的热情特别高,各种意见也很多。
”对于破凉镇什么时候会
正式更名,当地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改名没有那么快,它需要相关审批
程序,还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
资料 6
“剁手一时爽,维权火葬场”现如今也成了直播带货的真实写照。直播带货为何
维权难?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证据,那些三无产品、高仿产品在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
家信息等如果被删除,消费者找不到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维权就是一个伪命题。
“有些平台对卖家也不怎么关注,他们在平台带货几乎没有‘门槛’
,而且很多商
家都是‘小作坊’
,这才是我们受理直播带货维权以及调查时遇到的最大难题。”N 市
12315 平台工作人员李某登录工作系统,找出了一位王女士的投诉记录,她在某网络
平台的直播带货中购买了一件女式上衣,付款半个月未见发货,便查找了当时的购买
信息,显示发货地在 N 市,于是就投诉到了 N 市 12315 平台。李某还记得,当时接
到投诉,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去查找,但是那个账号已经不再更新动态,找不
到商家,投诉就无法受理,最终王女士自己承担了损失。
此外,不知道怎么在直播电商平台投诉,也是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一道坎。B 市
市民黄先生因为贪图便宜在某直播平台上购买了一件羽绒被,本以为捡到大便宜的黄
先生在收到货后,却惹来一肚子气:
“不仅漏发了一个被芯,而且天丝 4 件套上到处
都是线头,没有锁边。扯一根散出来的点燃,线立即收缩、发黑并散发出臭味,这明
显是涤纶。”与王女士一样,黄先生也是找不到售后。无奈之下,他想找直播平台进
行投诉,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找到平台的投诉窗口,不是广告反馈就是开店
指导,最后还是在“百度”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准确的举报方法。
99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黄先生投诉后,尽管客服曾两次致电黄先生了解情况,但这也仅仅是“拖延战
术”,工作人员只是表示“对您的要求会作记录并反映给领导”
。最终,黄先生也只能
自付运费退回货品。两天后,他在另一个短视频平台的推荐中又刷到了同样的羽绒被。
某平台内部人员表示:
“这种事情很常见,平台之间本身也是竞争关系,不会相互‘通
气’
,所以有些账号即便是被封,他们也可以联合商家换个平台卷土重来。”
相较于此前的视频主播以才艺表演和聊天为主,如今的确是“带货”主播的天
下。人一多,就难免鱼龙混杂,有些主播素质低下,在直播间狂飙脏话,有些更是上
演“小剧场”
,利用剧本内容煽动粉丝情绪,让粉丝陷入不理智的消费中。W 传媒公
司创始人、CEO 雷某曾公开表示,他们公司旗下的账号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绝不会
为直播带货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主播作为直接面对网友的“前端”人员,更要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
道理。从新东方双语直播带货走红可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非常重要。现在,网上也
涌现出一批像“董宇辉”一样的主播,他们不仅有趣,还有“料”
,他们用丰富的文
化底蕴和积淀,让人们知道了直播带货不只有“3、2、1,上链接”这一种形式。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
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
亲自去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未来可期,拼尽全力……”董宇辉的出现,掀起了
全民读书的热潮,而这样的“正能量”却鲜少出现在过去的直播带货中,部分网友表
示,自己原本奔着看热闹去的,结果在一小时之内下单了好几本图书。
资料 7
宋代王安石说过: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就立法而
言,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然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系统,涵盖五个分支
体系,而其中“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居于首位,既是体系的核心内容,又是治
理能力孕育的基础。也就是说,良法是善治之始,只有把立法工作这个龙头“舞起
来”
,经济社会中的各领域才能“舞”得更顺、“舞”得更好。
近年来,网络大潮席卷而来,各种“泥沙”也被裹挟其中。K 县是县域经济发达
地区,同时外来人口众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一度十分严峻,每年的诈骗损失
高达数亿元。为了更好推进网络环境建设,2021 年 11 月 19 日,由 K 县网信办牵头,
在开发区一家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召开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专题座谈会。
主会场上,基层公安民警、电信诈骗受害者、电信公司、金融机构、法律界人士等代
100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表从各种的专业角度对完善法律草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维护人民群众合法
权益提出意见和建议。
“过去 5 年,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人大立法明显加快,立法数量明显增
多,质量增强。
”已经连续担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 L 在审议时表示,5 年来,全国
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发展大计,将法“立”在前头,以更丰富的民主形式、更畅通的
民主渠道,加快推进新时代立法工作。
“吃讲茶”是江南水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议事形式,乡里乡亲,就着一杯
清茶,说想法、谈建议,在家长里短中寻求共识。2022 年 2 月 10 日,正月初十,过
完年刚上班没有几天,K 县某联系点就以“吃讲茶”形式,邀请了五级女人大代表在
Z 镇的“代表之家”一起讨论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
“我们现在鼓励生二胎、三胎,但企业得支持,否则可能连工作都不保了,所以
企业要消除员工的顾虑。
”
“生育是全社会的事,成本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
室外春寒料峭,室内热气腾腾。吃着青团,就着清茶,大家直抒胸臆,畅谈对法律草
案的修改建议。其中“增加对宫颈疾病等妇女常见病的预防、筛查”建议,被新修订
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吸收采纳。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法过程中,K 县联系点听取
意见 526 人次,上报建议 104 条,21 条被认可采纳。
资料 8
王某生诉前儿媳宋某红物权确认纠纷,王某生自称,2018 年初他委托宋某红办
理买房手续并支付了全部购房款,2019 年获知宋某红将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他多
次找到宋某红要求将房产变更登记于自己名下,但对方一直不予配合。
但在之后的审理过程中法官发现,事实与王某生所言有所不同。首先,涉案房产
在宋某红与王某生儿子离婚时,没有提及,更没有分割;其次,在本次诉讼过程中,
宋某红的态度出人意料地配合,对全部诉讼请求均无异议,不但与王某生所说的截然
相反,而且也不符合多次争产未果的前儿媳“身份”。
经过仔细查证,该涉案房产被 D 市法院查封在先,原被告双方要求确认过户的事
实在后。综合全部事实,当地法院认为不能排除虚假诉讼的可能,判决驳回了原告的
诉讼请求。
D 市法院“资深法官”赵某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的作用就是“立”
规矩,而法官的天职就是严格按“规矩”办事。
“法槌敲响,意味着严惩奸恶、弘扬
正气,意味着法律不容亵渎,司法公正不容玷污。”
101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参考范文】
立良法以善治
育贤吏以兴邦
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到如今法治中国的建设,古往今来,法律一直都是治国
之重器,它不仅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正如王安石所说: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由此可见,科学民主、与时俱进
的“良法”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保障,懂法用法、公正严格的“贤吏”才能够让
法治中国照进现实。
立法是治理的前端关口,要讲求科学性、民主性,从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法者,
治之端也,以良法促善治、保发展是立法工作的“题中之义”
。进入新时代,我国立
法的质量与范围都有了明显进步。不论是垃圾分类、直播带货等领域相关法律条例的
出台,还是《民法典》的修订,它们都经历了法律工作者们严谨、科学的论证,吸取
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随事而制,不仅在环境治理、民
生建设等领域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的权益,而且在各新兴领域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使得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有法可依是迈向法治社会的第一步,但“良法”更需“贤吏”
。建设一支德才兼
备、素质过硬的法治队伍至关重要。
因此,党员干部不仅要懂法、更要学会普法和用法,强化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
养。懂法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用法是党员干部的重要手段。从个别官员的“雷言
雷语”到落马干部“不懂法、不学法”的忏悔中不难看出,过去,确实有一小部分干
部对法律无知无畏,甚至无视,最终沦为“阶下囚”
,却悔之已晚。因此,各单位要
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全面、深入地学习法律法规,创新普法方式,提高综合运
用法律思维、法律措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法律明白人”
,真正从内心尊崇法
律,将法律意识、法治观念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政法队伍还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捍卫法律尊严,发挥法律效能。造法
易,执行难。法律的生命在于严格执行,法律的权威在于公平公正。为确保让人民群
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队伍必须握牢法槌、铁面无
私,严格依法办事,以人民为中心,以法律为依据,感同身受讲透“情理”
,义正词
严讲清“法理”
,同时,还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化司法责任制落实,规范执法、
司法权力的运行,用实际行动护法律尊严、捍人间正道。
良法安天下,贤吏护民心。以法治国,要“有法可依”,更要“有良法可依”,要
“有吏可用”
,更要“有贤吏可用”
,唯其如此,才能实现良法善治,开创法治社会新
局面,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