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请你结合对“给定资料 6”中画线句
子的理解,围绕“行政执法谋善治,良性互动开新局”这一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
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
(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篇幅 1000 字左右。
资料 1
袅袅人间烟火气,一丝一缕总关情。傍晚时分,S 市大学城附近的一条小路上,
70 来家小吃摊正“扎堆”经营。
“老妹儿,今天吃点啥?”2 米多长的烧烤车前,围着七八位客人,摊主小李热
情招呼着。
“滋滋滋”
,烤串在他手里翻动着,散出了油香。
“现在一切都安稳了,以前没证照、没固定摊位,为了占个好地方,经常和其他
摊主吵来吵去,一听城管,心里就发毛。”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小李至今还后怕。在
当地,像小李这样的流动摊贩有 3000 多位。
“摊贩扎堆的地方,就是群众有需求的地
方。
”市城管局史副局长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对流动摊贩实行精细化管理,
给他们‘定制’专属的便民市场,让他们名正言顺地搞经营。”
精细化管理并不容易,选址是个首要问题。市城管局想了一个新招:让摊主们推
选出代表,带着城管队员实地考察,寻找心仪的场地。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
址,小李现在的经营场所就是这么来的。“这样的感觉太好了!我们商户有了发言权,
自己找的地方肯定满意。
”小李第一时间定下了一个专属摊位,地段好,生意自然好。
“有了固定的地盘,我和‘左邻右舍’都处成了朋友,还建了个微信群。
”最近,他在
群里听说政府还要在市中心建 20 处便民市场,水、气、热一应俱全。
“我还想再租一
个呢。
”小李说。
“摊有序”数字化应用场景是 T 县打通城市管理的难点与痛点、加强流动摊贩管
156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理的新举措。2022 年 5 月底,该数字化应用场景在城区 3 个街道 27 个点位试点运行。
“摊有序”设置了主动清理周边垃圾,规范用电、用气、用火,上传食材采购凭证等
各类摆摊条件。要求流动商贩提前预约摊位,出、收摊拍照“打卡”
,同时畅通群众
监督和投诉渠道。截至目前,已有 838 家流动商贩注册了“摊有序”
,涵盖时令水果
蔬菜、日杂百货、小吃点心等 l5 个种类。
T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智慧城管中心张主任介绍,
“摊有序”应用场景实行积分制
管理,执法人员划定摆摊区域,严格设摊时间,制定摊贩“红黑榜”
,通过监控实
时查看各个摊位的情况,并根据商贩使用情况及群众评价对其进行加、扣分考核。
“摊有序”实施半年以来,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投诉量从之前的月均 42 件下降到
5 件。
自从有了“摊有序”
,城市治理更有温情。
“这两天出摊收摊不便,希望有人帮
忙”“晚上开家长会,帮忙预留一个摊位”……在“摊有序”应用场景后台,商贩们
留下了一个个“微心愿”
,由执法人员逐一认领,助其“圆梦”
。为帮助低保户、残
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T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专门设置暖心摊位,由执法人员帮
助申请。流动商贩林大姐的丈夫身体多病,干不了体力活,孩子还小,一家三口的
生活重担都落在她的身上。她家里有 6 亩橘园,今年橘子大丰收,但到哪里售卖成
了她的心病。得知情况后,执法人员主动联系,上门帮助林大姐完成暖心摊位的
申请。在 T 县农商银行、保险公司的支持下,
“摊有序”还推出“共富摊商贷”和
“摊贩安身险”
,为平时表现好、积分高的流动摊贩提供低息小额贷款和免费人身意
外险。
流动摊贩老陆坦言,以前一听到巡逻车喇叭声,心就发慌,立马收摊跑得远远的,
现在按照要求摆摊,心里踏实,遇到困难,执法人员还会热心帮忙。
“很多人认为执
法人员和流动商贩是对立面,其实我们能够并肩前行。”张主任说。
资料 2
“长知识了,垃圾分类有这么多学问。
”
“罚得好,下次他就不敢了!”2022 年 3 月
31 日下午,龙池街道综合执法队邀请生活垃圾分类导师、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共同
参与开展的一场“直播式”垃圾分类执法行动,吸引了 80 多万网友的围观,收获了
30 多万次点赞。
“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垃圾收集
容器分别对应蓝色、绿色、红色和黑色。”直播镜头前,执法人员小邹、小唐一边
157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对居民、责任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一边现场讲解垃圾分类常识。参与
执法行动的生活垃圾分类导师详细讲解了金属、塑料等垃圾对应的类别,以及不同
垃圾的投放标准,并提醒要按照公示牌上的规定时间,将厨余垃圾投放至指定收集
容器。
龙池街道是 X 市特大型街道之一,人口多达 80 万,每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对
于乱投放垃圾的行为,我们会责令其改正,在拒不改正的情况下,可对个人处以 50
元的罚款;如果是物业公司、餐饮经营者等责任单位,可处 2000 元以上、10000 元以
下罚款。
”网友“美食达人”现场留言:
“上个月因为乱倒餐厨垃圾被罚了 5000 元,
罚得肉疼,当时觉得只是自己倒霉,正好碰上了。通过观看直播,我明白了乱倒餐厨
垃圾的危害,才知道这还不是顶格处罚!以后再也不会心存侥幸了。”
“在公共区域,除了统一设置的垃圾收集点,不能私自设立生活垃圾收集容器。
”
执法人员小邹讲解道。执法队一行随机抽查街边的一家餐饮店,针对其户外设立垃圾
桶的不规范行为,要求店家将私设的垃圾桶撤除。
“你们这儿不能就地处理餐厨垃圾,
应该全量交由特许经营企业收集、运输、处理。
”小邹介绍,餐厨垃圾是“地沟油”
的主要来源,将餐厨垃圾交由特许经营企业收运,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效遏制“地沟
油”走上餐桌,还可以防止潜在污染的出现。
直播还设置了市民喜爱的抽奖互动环节。
“我得了一大桶的洗洁精,今后一洗碗
就会想到今天学到的知识,再也不会弄错了!”社区居民姜女士说。
“垃圾分类应成
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样的直播活动形式新、效果好,建议常态化开展。
”参与这次
行动的政协委员老程说。
资料 3
“对情节显著轻微或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等违法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今年 10 月《B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实施以来,在一个多
月的时间里,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2520 件。
商标使用不当、宣传用语不准确、台账记录不完整……这些都是企业在经营过
程中容易犯的小毛病。不少企业稍不留神,就可能犯错,一些无心之举甚至会“触
法”。一旦被罚,不仅面临经济损失,还会被记入失信名单,一些中小企业抗风险
能力弱,就可能因此一蹶不振。B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市场监管并非
越严越好,对轻微违法实行“柔性监管”
,相当于变“一刀修”为“边修边扶”
,让
执法既有精度,也有温度,更有利于实现约束和规制作用,助力打造营商法治“软
158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环境”
。
“信用修复也可以代办?”还真是这么回事。2022 年 10 月 29 日,D 县综合行政
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来到高新园区的一家企业。
“我们发现你们公司去年那条行政处罚
记录已符合信用修复条件,请你们提供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的复印件,我们
会去帮忙跑。
”原来,该企业去年 10 月因混合收运生活垃圾受到行政处罚,成为不良
信息主体,今年与合作单位续签合同时,因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未成功,导致企业运营
出现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该局主动上门为其详细讲解信用修复的条件、程序和
相关法律知识,为企业“松绑”
。
“这不仅是信用修复的过程,也是普法学法的过程,
既为我们争取到‘起死回生’的机会,也增强了我们依法经营的意识。”该企业负责
人激动地说,
“监管部门从过去的以罚代管,转变成现在多元化地指导企业、服务企
业,更有温度和人情味了。
”
“以前我们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但是
因为信用修复的时间比较长,一些企业信用修复不及时,部分企业还是会有一些抵触
情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科王科长介绍,今年初该局出台了《关于市场主体信
用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
,设立专班专组,主动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为你跑”服务。
“企业的转变还是很明显的,贴心服务拉近了双方的感情,执法工作的难度就降低了。”
据悉,最近有不少企业主动联系该局,邀请他们去给企业进行普法和“体检”
,
“有病
治病,无病健身”
。
资料 4
2020 年 1 月 1 日零时起,漾湖全面实施全域十年禁渔。在长江重点湖泊生态修
复治理中,F 省漾湖走在了前列。禁渔两年多来,漾湖水生态监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
阶,如今“湖中不捕,市场不卖,群众不吃”已成常态。
“十年禁渔刚实施的时候,渔政巡查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我们有 4 条渔政船在
东西半湖不间断巡查,现在湖上两艘船就能完成工作了。
”望着宽阔的湖面,漾湖禁
捕办工作人员老范说,每周他都要参与下湖巡查。
八百里漾湖毗邻五个县市区。
“以前渔政的 40 多名同事下湖稽查非法捕捞,就好
比一把咸盐撒进漾湖里——咸淡根本不济事。
”老范说。2020 年 7 月,由 H 市党政一
把手担任组长的漾湖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禁捕办)
设在漾湖管理局,小组成员囊括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人社、财政、民政、
交通等多个职能部门,漾湖生态禁捕监管从此告别“单打独斗”,进入“多手联弹”。
159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禁捕办实行信息线索通报机制,不论是在捕捞端、销售端、消费端哪个环节发
现问题线索,都可以迅速交付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
”漾湖管理局农林水产处何处
长介绍。通过开展“百日走访”
“打非断链”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铲除了一批团伙
化犯罪组织,非法捕捞高发态势得以有效遏制。据统计,2020 年至今,漾湖地区共
打掉非法捕捞犯罪集团 19 个,抓获涉案人员 256 人,现场劝离垂钓人员 6000 余人次,
湖区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情况现已基本绝迹。
“新时期漾湖生态监管的实际,要求我
们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方式,把漾湖禁捕的防线从湖上提前到岸
上、市场上、餐桌上。
”该局余局长说。
L 县是漾湖沿岸最先开展渔民退捕工作的地区,2020 年 9 月,589 位当地渔民
“洗脚上岸”
,过上了新生活。
“过去,我们家住漾湖边,吃的是‘碗口鱼’嘛!”该
县同大镇灵台村的老夏肤色黝黑,身形健硕,是远近闻名的“水上漂”
,40 岁的他已
经在漾湖里捕了 20 多年的鱼。2021 年 4 月,退捕上岸的老夏曾外出打工寻找出路,
在省城某高校食堂档口卖起了盖浇饭。今年 4 月,他回到漾湖,回到水上。这次,他
没有拿起渔网,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当上了护渔员,协助渔政人员巡护水面,阻止违法
捕捞。离家近,方便照顾妻儿,工作稳定,有医保、社保,这些都是老夏回来的理由。
与老夏不同,58 岁的刘大叔和儿子上岸后彻底转型——他们流转了 200 亩土地,
自主创业办起了稻虾养殖家庭农场。
“头一年技术掌握不好,虾死了;前年发洪水,
虾从田里跑了;
去年虾子大赚了一笔。
”2021 年,在乡镇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依托“稻
虾共养”,勤劳的刘大叔一家收入超过了 30 万元。
“根据退捕渔民的年龄结构、教育
程度、学历水平做好转产就业工作是保障渔民上了岸、稳得住的关键。
”L 县禁捕办
王主任说。目前,漾湖退捕的 5638 名劳动力已实现养老、医疗、社保、住房保障全
覆盖,通过政策宣讲、专场招聘、技能培训、兜底保障等方式,退捕渔民长远生计得
到有效保障。
经过持续治理,漾湖平均水质创 1979 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2 年,漾
湖蓝藻首次发生时间较去年推迟 56 天,藻密度下降 32%。余局长介绍,漾湖生态质
量的持续提升,离不开禁渔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新技术装备的投入应用,漾湖
水域已经建立起智能化、全天候监管系统:环漾湖沿岸,33 部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和 9
部雷达系统 24 小时运行,无人机取证、热成像夜视仪让非法捕捞、违规垂钓无所遁
形。随着 86 名退捕渔民加入护渔员队伍,“人防 + 技防”的完整水岸一体巡护管理体
系时刻守护着漾湖水域生态环境。
160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资料 5
在 N 市,外卖小哥除了服务市民生活外,还扮演着安全监督员的角色,他们就像
“移动探头”
,将安全监管的视野延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食材生熟混放,厨师一边吃东西一边炒菜,吃完用手直接抓豆芽,操作场所苍蝇
乱飞……这是今年 3 月 15 日 N 市一家网络平台的外卖小哥小华在跑单过程中看到的
一幕,他当即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为的是给好友们提个醒,不要到
这家餐饮店来用餐。没想到朋友转发后引起了商家所在的 Y 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
执法人员很快锁定了目标商家,迅疾赶往现场,核实情况后,责令商家停业整改,并
对连锁的其他门店开展摸排检查。
这件事引发了 Y 区市场监管局领导层的思考:餐饮单位量多面广,监管压力很大,
平均每位执法人员就要监管 200 多家餐饮单位。外卖小哥队伍庞大,而且直接接触餐
饮单位,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商家食品安全情况,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善加利用,完
全可以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补充力量。该局组织人员对属地几十个在册的外卖配送站
点开展走访调研,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最终决定发布“召集令”
,邀
请小哥们自愿加入,组成食品安全监管志愿者队伍。“召集令”发出后反响热烈。4
月 10 日,140 名外卖配送员戴上胸牌,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 Y 区市场监管局外卖
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志愿者队伍,承担起《食品安全承诺书》中的义务和责任,严
格执行行业规范,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从此,该局的食品安全监督员有了
志愿分队和处置分队两支队伍。志愿分队由经过遴选、培训的各外卖平台配送小哥志
愿者组成,负责报告食品安全问题,拍摄照片或视频,通过“食安宝”小程序上传。
处置分队则由区局及各分局食品科、信用科人员组成,根据食品安全隐患线索及时做
出处理,并对每月监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Y 区市场监管局施行这一做法后,半年的时间里,志愿者们提供的食品安全隐患
线索多达 735 条,这些隐患都得到了及时处置,该区的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N 市市场监管局已在各区推广这一做法,全市已有 2000 多名外卖小哥担任食
品安全监管志愿者,一些快递小哥和普通市民也纷纷申请加入这支队伍。9 月 29 日,
借鉴市场监管局的做法,市应急管理局也组建了一支“应急小哥”队伍,一批外卖小
哥成为该市应急处置的“新力量”
。
“应急小哥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容易在第一时间发
现突发情况,通过‘应急宝’报送模板,能实时反馈人员伤亡、处置进展等现场图文
信息。”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N 市应急指挥研判调度系统”一旦收到信息
提示,就能实时显示应急小哥的点位、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结合现有应急资源,
161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匹配距离最近的应急力量,实现科学调度,快速协同处置。
随着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安全监管工作中,如何做到行稳致远成了 N 市相关
部门思考的问题。今年 10 月,该市成立了外卖配送行业党委,3 家小哥流动党员党
支部正式挂牌,让小哥党员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在志愿者队伍中发挥其
模范带头作用。为提高志愿者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N 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了多期“小
哥先锋 · 食安卫士”培训班,不仅帮助小哥们掌握食品安全监管基础知识,还指导外
卖小哥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商家的沟通,积极当好食品安全“宣传
员”
“监督员”
。市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应急小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情景模拟,
进一步提升其先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为调动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安宝”微信小程序里设置有“嘉
许礼遇”功能,对服务达到一定时长的志愿者给予“积分打折”及兑换餐饮代金券、
景区门票等福利。应急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应急小哥积分奖励制度。N 市在商业聚集区、
社区等地建立“城市小哥爱心驿站”
,为他们提供休憩充电、读书看报等暖心服务。
市文明办联手多部门、多个外卖平台组织了“外卖小哥随手拍”作品展、外卖小哥和
市民“食安找茬”大比拼等特色活动,参与活动的小哥们可以获赠文创礼物、爱心大
礼包、非遗文化体验券等。市文明办张主任说:
“我们举办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外卖
小哥们感受到自己是城市安全的维护者和文明的建设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N 市借力外卖小哥的做法经媒体报道,声名远扬。
“我们 K 区是典型的食品生产、
流通、消费大区,一直面临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
”前来学习考察
的 Z 市 K 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小曹向媒体透露,“我们区准备学习借鉴这一做法,
进一步织密食品安全网。
”
资料 6
紧邻 C 市武康大厦旁的路口,5 条道路交会,交通指示牌、信号灯密密麻麻,行
人稍不留神就可能走错方向。这里交通情况复杂多变,一些违反交规的驾驶员和行人
常常觉得“委屈”
。一天,下班高峰时分,一名中年男子骑着电动自行车冲出了停车
线,被正在这里执勤的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顾警官第一时间拦停:
“直行是红
灯呀,怎么能走?”对方赶忙解释:
“两条路的灯离得太近,看不清楚。”听罢,顾警
官带着他重新走到路口,顺着红绿灯的指向绕了整个路口一圈,边走边讲解,最后该
男子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表示下次一定会注意。一次 2 分钟就能完成的执法,顾警
官花了十几分钟在普法教育上。
162江苏 B 类优秀范文十篇
顾警官在此执勤 l6 年,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上万人次,从未被人投诉过。被他处
罚过的人中,有人在暴雨中为他撑起一把雨伞,有人诚邀他走进社区为居民宣讲道路
交通安全知识,有人自告奋勇担任交通协管员……顾警官感慨地说:
“行政执法,不
是简单的管与被管,执法者和被执法者只有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开创善管
善治的新局面。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23 次提到“法治”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
法治是固本安邦的基石。行政执法把“纸上的法治”变为“行动中的法治”
,是实现
良法善治的重要方式,是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的可靠保障。
【参考范文】
良性互动, 善治新局
法治建设关系到社会肌体的良性运转与持续发展,历来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付诸
实践的工作议题。法治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行政执法做得对不对、活不活。行
政执法能够将“纸上的法治”变为“行动中的法治”
,而治理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
是否找到善治的突破口——实现法治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何谓“善治”?从字面着眼,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深入剖析,“善治”既体现
为以建设和谐、有序与健康的法治环境为治理目标,还表现为治理主体与社会成员间
的良性互动和交流。
“善治”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是朴素的社会管理理
论。时至今日,
“善治”依旧不失它的本意。一方面,善治者站位高远、立足长远,
全方位布局、多角度谋划,始终把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另一方面,执法主体与群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了解各方权益
诉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理,社会成员对执法主体的理解与配合程度,也决定着
善治的水平。可见,行政执法谋求善治,
“良性互动”是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实现执法主体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治理不单纯是“管理”与
“被管理”的关系,只有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勠力同心、相向而行,才能绘就善治善管
的新图景。
从“管理人”化身“服务者”
,执法主体应做好三件事:自上而下,大力开展普
法教育;行之有效,全力提供法治服务;未雨绸缪,坚持预防大于惩处。首先,思想
是行为的先导,深究违法行为,根本原因在于个别群众不知法、不懂法,导致不畏法、
不守法。对此,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执法主体,都应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从执法现场的即时劝导,到深入企业社区等实地环境的常态化宣讲;从借力互联网平
台开展线上直播,到线下组织传统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普
163申论热点范文(2025 江苏版)
法教育,才能增强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其次,执法者要转变思想观念,以民为本,
为社会成员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柔情式的法治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执法的温度。最
后,应知晓惩罚只是执法的环节,不是最终目的,执法的落脚点应该始终放在预防违
法行为的发生,让社会成员主动自觉地尊法守法上。
当然,只有执法主体的一方热情不足以形成双边“良性互动”的局面,还需要被
执法者在心态上理解支持,在行为上克己守法,在意愿上主动参与。矩不正,不可为
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同样,社会没有法规,也难以持久发展。作为国家公民,应
深知法治之重要性,不抵触、抵抗、抵挡行政执法工作,而是以理解、接纳、认可的
心态面对,并以克己守法的实际行为给予执法者最大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成员还
可以发挥余热,充当执法者的“探头”
,主动加入法治志愿服务团队,发现违法行为
及时举报、提供线索,为共建法治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只有在谋善治上花心思,才能让法治
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也只有在良性互动上下功夫,才能让法治中国从缓步前行走向
质的飞跃!
(本文是一个观点和论证比较丰富的版本,仅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删减为 1000 字左
右的文章。)